来源:雪球App,作者: 自由之路s,(https://xueqiu.com/2840960347/129101516)
格力电器一直是颇有争议的白马股。很多朋友甚至许多大V认为空调销量受到房地产市场影响,未来的增长空间有限,甚至会负增长。 这些朋友站在宏观的角度考虑无可厚非,但若深入细致考虑格力竞争优劣势和未来发展空间,格力还是值得持有的优秀标的。 我从2018年7月开始买入格力电器,第一次买入价是46元,一直买到2018年底的 36元,平均持仓成本 40元。截止到今天,正好持有1年时间,盈利超过40%。虽然盈利比例没有达到我的持仓平均水平,但是在目前白马股普遍高估的市场里,格力估值还是比较低的,我有充足的理由继续持有。下面介绍一下我持有格力电器的10大理由:
1. 空调行业增长的天花板远未到来 空调行业有别于其他的家电品类,第一,空调不是必需品;第二,空调不是一家只安装一台。这两个特点决定了空调在越过基本普及率之后,保有量会继续提升。参考日本的空调保有量数据,随着中国人均收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空调的保有量会继续提升。
2. 房地产调控对于空调影响有限 家电行业属于受房地产影响的行业,房地产销售面积和空调的销售有一定的相关关系。房地产调控导致投资者对于房地产周边市场也是非常担心。这里,我要讲两个观点:
第一. 房地产市场不会出现大幅萎缩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本人不深入解释。
大家看看18年和19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销售数据,大致就能理解。这也是我去年投资房地产港股的逻辑。
第二. 空调市场的周期滞后于房地产销售周期1年左右
由于这种滞后性,可以通过观察房地产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来跟踪其对空调行业的影响。
3. 格力空调市场份额第一,产品质量好,品牌知名度、美誉度最高 这一条没什么太多好说的,格力的质量和品牌有口皆碑。
4. 规模优势巨大,淡季返利平滑了工厂的生产周期,制造成本低 格力空调产销量量全球第一,规模优势巨大。同时格力通过淡季返利制度,有效的平滑了空调产品季度别的需求波峰和波谷,提升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 可能很多朋友也担心未来中国因为人力工资成本的增加,制造成本会上升。根据格力最近10年的年报,营业成本中人力成本占比虽然从3%增长到5%,还是处于非常低的比例。未来随着机器人的应用,人力成本应该能得到控制。中国人口众多,人均收入差异巨大,战略纵深很大,不同于美国和欧洲,中国中高端制造业优势会持续很长时间。
5. 强大的线下渠道优势,返利体系具有较强的渠道控制能力 熟悉格力的朋友,都知道格力的线下渠道优势巨大。格力通过返利体系深度绑定经销商。格力经销商不但要提前打款,更奇葩的是要按零售价打款(有时候打款价甚至高于零售价)。这在其他行业是不可想象的。经销商利润完全来源于返利。格力通过这样的经销模式,完全控制经销商,保证了渠道的效率和效果。董明珠当年为什么不惜和国美开战,就是为了维护这一经销体系。
6. 格力通过返利负债隐藏了大量利润,能够抵御短期波动 格力的返利负债累计到2018年底,已经达到634亿元。根据我的估算,至少有300亿以上的返利负债不会再支付出去。可以说这笔返利负债是格力利润的蓄水池,在遇到业绩波动时,管理层可以通过这部分利润来抵御风险。
7. 相对海尔和美的,格力的管理更优秀 格力不管是毛利率、净利率、管理费用率、销售费用率、财务费用率、有息负债、现金储备,几乎所有管理指标均优于竞争对手美的和海尔一个段位。
8. 董小姐为公司拼命,小股东可以更加安心董小姐所过之处,寸草不生,这句名言众所周知。公司员工、供应商、经销商对于格力也颇有微词。董小姐对于竞争对手和野蛮人更是不留颜面,毫不妥协,战斗到底。从我对董小姐的言行观察,这个人有几个特点:不服输,敢想敢干,没有私心,不惧权威。很多人认为格力能有今天,主要是朱江洪的功劳,但是客观的看,朱江洪董明珠同时期进入格力,朱江洪主要负责产品,董明珠主要负责销售,两个人都对格力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从格力管理层股权激励来看,两人的激励股权是一样的,我们大致可以认为两人对公司贡献基本五五开。
9. 格力的低估值保证投资者立于不败之地 最近十年,格力一直比较低估,格力股价的上升基本上是盈利上升推动的。对于深度价值投资者来说,这样的持股很舒服。优秀的格力却比美的和海尔的估值还要低,这不符合常识。只要格力利润不下滑,持有是非常安全的。
10. 混改将有效改善格力的治理结构,提升格力估值中枢格力估值中枢一直位于10-15倍PE之间。除了上面提到的原因之外,市场对于格力的治理结构也是比较大的疑虑。
此次混改,格力集团无偿转让了格力的注册商标。股权转让后,预计格力的持股股东将更加分散,治理结构很可能类似于中国平安。格力治理结构的改善,将会提升格力的估值中枢。
说了这么多优点,并不是说格力没有缺点。关于格力的SWOT分析,大家可以参考我的另一篇文章。 看懂格力 (三) : 格力电器SWOT分析
$格力电器(SZ000651)$ $海尔智家(SH600690)$ $美的集团(SZ000333)$